我们的内心十分崩溃然而我们还不能打死你jpg好不容易等他自行发起的话题告一段落,采访者总算找到了插嘴的机会,连忙抓紧问道:“既然你们感情这么好,那为什么一直都没有公布恋情呢?”
张玉凉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水喝了一口,微笑着道:“他走了,我要为他活着。”
采访者没有发布之后,一个话题静悄悄在深夜爬上了热搜榜番外、他曾来过我的世界他曾来过我的世界,如今离开了,却依然住在我心里。
……陈肖放下手里的书,对坐在身前的年轻编辑微笑点头,说道:“就照这个版本出吧,一个字也别改,添一章序言就行。”
年逾古稀的陈肖眉眼还如年轻时一般隽秀,只多了些被岁月磋磨的痕迹,笑起来仍带着几分狡黠灵动,不愧街坊邻居送他的老顽童之名。
但编辑却因他这一笑莫名有些紧张,背脊挺得笔直,认真点头道:“好的,我一定会把您的话带给主编。
对了,陈先生是否想过亲自为这本书写一篇序言呢?”
“不了不了,我这辈子为他的书都写了多少序言,现在真写不动了。”
陈肖摆手拒绝,又面露怀念之色,“他那个人书写得好,偏偏性子懒惰,校对都不肯自己做,要不是我跟他从小一块儿长大,有几十年交情,才不做这种费时费力的事。”
编辑笑着附和:“是啊,文学界的人都知道陈先生与张先生关系好。”
“好什么好,说好一起长命百岁,他还不是失约先走一步?”
陈肖轻叹一声,整理着桌上散乱的手稿,“他违背了跟小程的约定,也违背了跟我的约定。
他那个人,号称守信,其实最没信用了。”
编辑不知道该如何接话,好在陈肖的话也不是说给他听的。
“行了,你去忙吧,最近没什么事就别往我这儿来了。”
陈肖一边整理,一边对年轻编辑下逐客令,“回去吧。”
闻言,编辑连忙起身告辞。
送走来客,理好手稿,陈肖摘下架在鼻梁上的眼镜,慢条斯理地离开书房,走到院子里高大的杨桃树下,席地而坐,翻开早上看到一半就被搁下的《随笔集》。
这本书看上去很旧,页角还留有多次翻阅后的磨损,微微泛黄的纸张散发着陈旧的气味,隐约可见时光流逝的痕迹。
陈肖看了几页,忽然叹了口气,忍不住翻回封面,看着作者一栏“张玉凉”
三个字,喃喃道:“当年帮你做校订的时候,我还说老了以后要跟你合出一部回忆录忆苦思甜,没想到你比我走得这么早……”
八年前,张玉凉因胃癌去世,享年六十二岁。
程澹走后的张玉凉就像开了挂一样,不仅在网文界大放异彩,甚至打破了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壁垒,写出了数本文学性极强的网络小说,在传统文学界引发轩然大波。
陈肖还记得,在张玉凉强势崛起,最高产的那十年时间,国内文学界是何等的腥风血雨。
每年各项文学奖颁布的时候都是大型修罗场现场,不仅文学界有头有脸的人物对他议论纷纷,就连单纯吃瓜的网友也会对此发表一些不怎么高明的看法。
而光是张玉凉粉丝和他的黑粉之间的战斗就能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人尽皆知,遑论其他。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