磕磕绊绊地度过了登基的头一年,这一日正是祭天地的日子,忙活了一整天,赵之桢回宫后匆匆梳洗,到了景仁宫便躺下了。
元春已经有些打瞌睡,可身畔赵之桢的眼睛却是一直晶晶亮‐‐这分明是有话要说!
元春笑道:&ldo;有喜事儿?那您赶紧给我提提神。
不然我可歇了啊。
&rdo;赵之桢果断道:&ldo;温家要送女入宫。
&rdo;元春眯了眯眼,&ldo;他家会服软?&rdo;&ldo;我也不信。
&rdo;赵之桢道,&ldo;不过是缓兵之计。
&rdo;&ldo;您……抓住什么把柄了?&rdo;&ldo;给他运兵器的商船被扣下了,要紧的人证我也得了。
&rdo;元春抚掌道:&ldo;这可真好。
&rdo;&ldo;这里面还有你的功劳呢?&rdo;&ldo;那就更好啦。
&rdo;元春笑道,&ldo;我的眼光不赖嘛。
正好安心睡个好觉,&rdo;方愈可是有些真本事的。
若不是看在他的面子上,蓉哥儿媳妇也得静修去了。
她亲戚朋友的功劳自然也在她这个引荐人的头上&ldo;记上一笔&rdo;。
赵之桢轻推了下元春的肩膀,&ldo;真要睡了?那咱们明天再说?&rdo;圣上也会看我的脸色……光凭这一点,就值得说嘴了。
元春顺势靠在赵之桢肩上,&ldo;您说,我听着呢。
&rdo;听着声音还挺清楚,赵之桢便继续道,&ldo;物证是晗儿抢下的,人证就是你那姻亲弄来的。
&rdo;温家为了~走~私,自己也养了一支水军,但战力嘛……跟一直手头没钱的大齐~海~军还差了一小截儿。
其实,扣下他家的商船,人赃并获不算难,难的是谁有这个胆量率先捋虎须。
反正绝大多数武将都得犹豫。
赵晗则不一样,他和他父亲性格相似,果决又不迂腐。
说来也有趣,赵晗本来是出海找几个小岛,试试新炮的准头……结果误打误撞地击中了温家的~走~私~船。
既然是~走~私,温家再如何跋扈,也不会从买主那边起航直达粤州港,而是在数个岛屿和小国间中转补给,同时这些岛屿和小国也是&ldo;万一事有不遂&rdo;的好退路。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