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过三次金手指,意料之中的头疼果然袭来,无忧扶着额头道,&ldo;让太太妹妹担心了,儿子没事。
&rdo;薛姨妈正要劝劝儿子与儿媳妇好生相处,忽然一道木鱼声在众人耳边响起。
无忧依旧抚着额头,却面朝声音传来的方向,&ldo;大师既已来了,何不现身?昔日大师送我妹妹吉言,今日再见,足见大家缘分不浅。
&rdo;癞头和尚果然显出身形,沉默片刻方双手合十道,&ldo;请施主同贫僧走上一遭。
&rdo;无忧轻笑道:&ldo;固所愿也。
&rdo;薛姨妈已然惊得站起身来,而宝钗手中的金锁落在地上,发出一声清脆的&ldo;叮&rdo;……作者有话要说:对薛蟠而言,休妻其实很简单。
夏金桂不是事儿,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才比较棘手,最棘手的……当然是宝钗的姻缘了。
☆、10|薛蟠篇夏金桂这个搅家精,纵有娇艳容颜,丰厚嫁妆,一样让上上下下全都厌恶不已。
宝钗素来不是个爱计较爱得罪人的,也被逼得不得不跟夏金桂针锋相对:看性格大变的哥哥三下五除二便吓住了嫂子,宝钗焉能不舒爽?纵然满心迟疑,她也见不得亲哥哥就这么让这和尚度化了!
比起她哥哥这个半生的仰仗,錾在金器上的几句吉利话又算得了什么?她平素不爱出头,但这回必须破例了‐‐她娘此时眼睛都有点发直了,眼见着这口气若是顺不过,就得晕过去。
无忧见宝钗小脸先白后红,眼神逐渐坚定,便出声笑道,&ldo;稍安勿躁。
我不过跟大师一见如故,出门去……谈谈佛法。
&rdo;说到这里,他笑意更深:佛法他真不懂,聊聊微观经济学还凑合……见哥哥态度轻松又亲昵,宝钗更不放心了:哥哥你知不知道这大师要带你去做什么?没了哥哥,她的处境不会比黛玉强上多少。
宝钗紧盯着哥哥,闭口不言但紧攥着帕子的手青筋都冒了出来。
这样子的宝钗可不多见。
无忧特地走到宝钗身边,&ldo;放心。
&rdo;他也没多想,就习惯成自然地轻轻拍了下小姑娘的肩膀,忽然想起金手指换了,他自嘲一笑,&ldo;哥哥跟佛祖怕是没什么缘分,但咱们家,你我都跟这位大师缘分不浅。
&rdo;癞头和尚竟然十分配合,低声颂了句佛号,&ldo;施主说得极是。
&rdo;此时宝钗已经呆了‐‐自打她懂事,从没跟哥哥如此亲昵。
无忧瞧宝钗这神色也能猜到怎么回事,又再次拍了下宝钗的肩膀,&ldo;劝着点太太。
&rdo;又对已经摇摇欲坠的薛姨妈道,&ldo;太太别急,儿子一会儿就回来。
&rdo;说完,就跟不知如何进门的癞头和尚一起飘然而去……儿子的身影消失在视线里,薛姨妈身子一坠,就哑着嗓子喊了声&ldo;宝钗,我苦命的……&rdo;就没了下文。
宝钗立时叫人去请大夫,再吩咐这婆子丫头把母亲抬回房去……整个宅子一通忙乱,暂且不提,就说无忧与癞头和尚一前一后走在京城的大街上。
无忧一路从权贵云集的内城,走到富户居多的南城,再到普通百姓生活的外城,再出了京城,就能见到路边衣衫打着补丁且面有菜色的百姓……这就是&ldo;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rdo;啊。
按说从内城到京郊癞头和尚暂住的破败……小庙,走个大半日并不稀奇,可无忧居然不觉得累也不觉得饿。
这一路上除了所见所闻,也能琢磨点闲事儿,比如继续整理薛蟠的记忆。
话说,薛蟠对自己的妹妹也不是没看法:第一,她觉得妹妹太薄情;其二,就是妹妹看不起他。
宝钗外热内冷是真,在金钏儿投井和柳湘莲出家后的反应一直为人诟病……这一点无忧也不大喜欢。
作为现代人不说多尊重生命,为点小事儿就逼死人,眼睁睁地看着人生命的逝去而无动于衷……他当贾珍的时候,在西北边关待了八年,见过了流血牺牲,可在非出战状态时尚且做不到这两条。
不过宝钗性子如此,也不必强求。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强求也未必有用就是。
像这样宝钗才华高会来事儿的人物,在职场上经常遇见。
这种人交往起来很舒服,是合作的好选择,只是不太靠得住,没法儿共患难罢了。
不过这未免吹毛求疵,这世上能共患难之人本就稀少得可怜。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