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茬糯玉米收进来在前院堆了好大一堆,家里三个老头老太太扒完玉米皮又接着搓玉米粒,知道这是要做成药酒自家用的,偏宋希洁癖又重,就没雇短工,全都自家干了。
上午十来点钟,全根婶抱着孙子李素过来串门,把孙子放地上,也坐下来帮着搓玉米。
没多久,郑昶妈也推着孙子孙女过来了。
三个孩子还不到两岁,走也走不稳当,说也说不利索,又没有他们可玩的东西,就都往搓好的玉米堆上爬。
爬近一点就被自家奶奶抱下去,最后一人被塞了两根苞米骨头拿着玩,时不时塞嘴里啃一啃。
宋希看了一会儿,转身进了厨房,没多久端出三碗鸡蛋羹。
巴掌大的小碗,一碗一个蛋。
郑昶妈想推辞,又实在舍不得两个孩子,最后红着老脸接了碗,把孙子孙女抱到一起,一点一点喂了起来。
一边喂一边偷偷掉眼泪。
两个孩子都快两周岁了,早就开食了,可长这么大就没吃过什么好东西。
家里有点余粮都拿去换牛奶了,儿子和媳妇一天三顿吃地瓜土豆,吃得胃里直反酸水,玉米面却一点儿都舍不得吃,要留给他们老两口。
宋希颠着吃完蛋羹就往他身上爬的李素,说:&ldo;那几只鸡下蛋不勤,一天一个蛋供不起,隔三差五来一个还是可以的。
别屈着孩子,这时候营养要是跟不上以后会长不高的。
&rdo;怕人不自在,又说:&ldo;我家里活计多,什么时候郑昶闲了就过来帮个工,几个鸡蛋还是能给他闺女儿子赚出来的。
&rdo;这家人人品都不错,郑昶又有眼力见,每回碰上铡草都直接上手,那活计脏得很,他每次都是能躲就躲。
&ldo;要有事儿你尽管叫他,小昶别的不行,力气还有一把。
&rdo;郑昶妈微笑着应了,心里又是感激又是难过,却又庆幸他们家那个傻儿子娶了个好媳妇,交了个好朋友。
中午,宋希把短工的饭食送了过去。
正赶上割麦子,这次的短工不少,除了几个在这里做熟了的当地人和南方人,还有几个从天暖以后就一直留在附近讨生活的流民。
每人两个馒头一个地瓜一碗菜,那几个流民都只吃地瓜,馒头最多咬两口,菜是一口都舍不得动的。
有一对小兄弟,大的不过十七八岁,小的也就七八岁。
哥哥拿了地瓜,又掰了半个馒头,把剩下一个半两合面馒头和一饭盒菜都给了弟弟。
弟弟捧着饭盒,给哥哥夹一口自己吃一口,哥哥不吃自己也不肯吃。
宋希看了片刻,端着两个空盆叫上穆允峥回家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