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赵崇简和李承祖也说上话了。
二人年级相当,赵崇简已经当差,心思又活,听说李承祖才去刑部报考了衙役,忙把自己当差的一些经历说给他听。
“李大哥以后虽说不和我在一个衙门,不过,这天下的事儿一通百通,想来上官们的想法都是一样的。
我刚当差的时候,上官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过我就是个看城门的,李大哥以后当差的任务可比我复杂多了,小弟真是羡慕。”
李承祖何曾见过这样的奉承,忙谦虚道:“赵兄弟谦虚了,考试结果还没出来呢,我还要向兄弟你多请教。”
郑氏见赵大郎活泛,又想让儿子跟他结交学些心眼,又怕儿子被这活泛小子欺负,一时心里纠结不已。
赵世简自父母兄妹来了后,就忙着端茶倒水,好似他是主人似的。
吴氏见儿子不像受委屈的样子,心里也放心了。
两家人相互客气着、试探着,说了两箩筐的话。
等夜深了,赵家夫妇留下厚礼,带着大儿子和小女儿回去了。
过了两日,到了放榜的日子,李承祖一大早就出门了。
李姝本来想跟着一起去,肖氏不让,“衙门口人挤人,又远,你一个小女娘还是不要去了。”
李承祖到刑部大门口的时候,已经来了许多人,只见红榜张贴在大门左右两侧,左边是招衙役的,右边是招书吏的。
李承祖挤到左边榜单下,他瞪大眼睛,一个个的看名字,越往后他的呼吸越重。
榜单上共录取30人,名单分三列。
等到看完送绢花姑嫂说笑又过了一年春节,县试的时间快到了。
刚过完年,李穆川亲自带着儿子去报名。
因李家算京城人士,主支在外城,故要到畿县报名。
与此同时,赵家接回了赵世简,也给他报了名,莫家一手操办了杨镇报名的事情。
李姝对于古代考个童生试还要上报祖宗八代的行为很是吐槽了一番。
查户籍祖宗也就罢了,还要五童联保,一人作弊,五人连坐。
还要请有功名的人作保,若被保的童子作弊,保举的人也要连坐。
这也太操蛋了,天知道谁会作弊啊。
胳膊拧不过大腿,李姝只能在内心吐槽。
李穆川亲自给儿子作保,杨镇有莫家人作保。
赵书良备足了礼,亲自上门,请李穆川作保。
李穆川见赵家心诚,点头答应了,礼品也毫不客气的收下了。
到了阴历二月,京城的天还冷的很。
李姝早晚还要穿棉袄,李承业等人就要去考试了。
考前,张氏带着肖氏,仔细准备考篮。
把李姝做的肉干切成小块,京城天冷,索性再做些米糕,切成小块,也不怕坏了。
还有炭火,衣服,都要按规定准备,若有差池,坏了名声,终生受害。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