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周谈你为何选择上岸考研大军考试考编独木桥落榜生_网易…

2023考研国家线正式发布后,社交网络各大平台被“上岸”、“二战”、“沾沾喜气”等关键词刷屏。许多网友晒出了自己的成绩单,纪念自己的上岸时刻。日日夜夜的努力,似乎在这一瞬间才有了意义。

阳光下永远是胜利者的狂欢,在遗憾中沉默的往往是大多数。据统计,随着考研人数的激增,招生范围也相应扩大,但是资源的有限注定了越来越不对等的供求关系。2023年考研录取率降低至16%(数据来源于近日 发布的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数据解读报告),不同专业之间数据更是参差不齐,新闻传播、金融、会计等热门专业的国家线一经公布,就引发了热议。
在考研之前,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自己能够成为那16%,而事实上,这仅仅是一种幸存者偏差。幸存者偏差是指人们只能看到筛选的结果,而没有关注到筛选的过程。所谓“卷生卷死“,带着落寞陪跑的、准备二战的,其实才是更加普遍的情况。
不仅仅是考研,任何选拔性质的考试,如考公、考编,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成功上岸的只是少数,付出不一定能有回报。竞争和残酷很难一分为二地讨论。
独木桥上的勇士
大部分经历过现行全国性选拔考试制度的人,都不能完全认可这种人才选拔的形式。主要原因有:录取率过低,分数线虚高,非智力因素干扰等。然而,这三条赛道上的选手人数都在逐年递增。特别是疫情之后,考公、考编受到了更多的青睐。
为什么这种制度能维持下来并且势头越来越猛?也许你以为我接下来要从中国社会现状、中国家庭总体经济状况、历史因素、重大社会事件等多个维度层层分析,得出结论。然而,今天我只想聊一个最简单的问题。
这么辛苦,你为什么想要上岸?

也许是为了获得一份更好的工作,提高自己在职场上的竞争力;也许是为了暂时逃避进入社会这一人生转折,选择延长自己作为学生的时间;也许是为了证明自己,希望自己的优秀能有实质性的体现……虽然有些网友指出,这些动机已经和考研/考公/考编的初衷违背,功利性太强,选不出真正适合的人才。这一点确实值得深思。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并不纯粹的动机是人之常情,社会中的人需要外界认可,需要一定地位,需要扩大自己的财富积累。
社会留给普通人的出路其实并不多,能靠努力弥补的差距也很有限。这也是为什么上岸对人们有如此大的吸引力。
总之,不管是出于何种目的,冲上独木桥的勇士越来越多。大家都相信,上岸之后,我们的人生会开启新篇章,我们离我们想要的人生会越来越近。
岸上是你想要的吗?
“上岸”这个词,有终点的意味。似乎在向人们暗示:上岸了就好了,一切都会好起来。所以,我们拼尽全力,牺牲自己的休息、交友、娱乐时间,为了那个想象中无比光明的未来。
然而,上岸之后我们却发现,很多问题依旧存在,而且新的问题也正在孕育。例如,上岸公务员的人虽然工作稳定体面,但是工资问题却一直站在矛盾中心;研究生毕业后,求职也并不如想象中顺利。特别是一些文科类专业,处境更是相当尴尬。不少人开始质疑起自己当时的决定,认为上岸是一步徒劳无用的棋。
在笔者看来,众人所说的“上岸无用”并不是真的无用,而是来源于高期望值与现状的不匹配。正是因为上岸过程的艰难,竞争的激烈,所以人们在潜意识中对岸上的生活寄予了很高的期望。有人甚至把上岸当作解决家庭矛盾的依靠。但是上岸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药方,岸上也并非一片坦途。
任何决定都是有风险的。我们其实明白这一点,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倾向于美化那一条我们没走过的路;此外,和周围人的对比也会加剧这种焦虑和自我怀疑。于是,“月薪三千事业编”“反向考研”等旁人的论调渐渐变成了上岸人的自嘲。然而,他们的骑虎难下的困境,却也是许许多多落榜生无法释怀的羡慕与遗憾。

数据显示,2023年考研共有400万落榜生。这其中不乏二战、三战的考生,他们再一次成为了被筛选的分母。失利不是单纯的再来一次,而是积累的自我否定。和解从来就不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时间或许会冲淡感受,但是郁结很难完全消弭。
自己才是源动力
上岸之后的待遇不符合预期、上岸难度的逐年增长、就业形势的逐渐严峻,给许多有上岸打算和正在为上岸努力的人负面的暗示,无形中动摇着他们的决心;上岸成为某些工作岗位的硬指标的趋势,以及来自身边人和环境潜在的施压,也让许多本想脱离于上岸竞争的人有了尝试一下的念头。
所以上岸还是不上岸?在笔者看来,很多外在因素都不是主要的,关键是你自身的需求。这个需求不只包括你对未来的规划,还包括了你的情绪需求。
也就是说你乐意上岸,你认为上岸会给你带来实质性的利好和精神上的成就感,那就去做那个勇士;你认为自己对上岸没兴趣,上岸也无法给你带来你想要的东西,或者多次的失利已经让你到了崩溃的临界值,那就试试别的路,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不要因为身边的上岸大军而有危机感。
上不上岸都是一种个人的
周周谈你为何选择上岸考研大军考试考编独木桥落榜生_网易…插图
选择,人生的赛道千千万,没有哪一条路高人一等。上岸是社会提供给我们的一条出路,而不是给我们评判高低的标准。文章前面提到,“上岸”这个词在很多人心中是一个终点,但笔者看来它更像是一个起点,就和出国、创业、找工作、创建家庭一样。最主流的选择也不一定能迎合你的需求,更何况舆论风云变幻,没必要因为对外界过多的关注而让自己陷入撕裂和迷茫。
看清自己想要的人生是什么,只要不呆在原地,往任何方向走都没问题。不必为了随大流逼着自己涌上那座独木桥,也不必听着网络上的各种分析而断了上岸念想。我们自己才是人生前进的源动力。

文字 | 珞新传媒 新闻部 鲁畅
编辑 | 珞新传媒 新闻部 高子轩
运营 | 珞新传媒 新媒体部 徐铃梦
审核 | 李烽 珞新传媒 贾新阳 罗雪晨

Related Posts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