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她不去也行,但她就是好奇呀,她还从来没有去过这种场合呢。
而且就算这种场合本身没什么意思,那不是还有一干她喜欢的作者真人可以看到么。
光是这一点,就足够本身是读者的钱宝儿心动了。
连翘每日除了写文的确没什么事,而写文这件事在存稿丰厚的情况下确实会变得非常灵活。
四处逛逛玩玩什么的,一点事儿不耽误。
有时候看钱宝儿,就像是在看过去刚入行的自己。
所以只不过是稍微犹豫了一下,最终她还是点头:“行的,到时候我们一起去。”
这样钱宝儿就高兴了,开始算计起到时候会见到多少喜欢的作者,一个一个地算过来。
忽然道:“连翘,你说乔琏先生会来么?”
连翘差点因为这句话被自己的口水呛到,飞快地看了钱宝儿一眼,垂下眼皮:“咳咳,这个嘛,不知道,不过应该不会吧。
你知道的,乔琏先生每日登载的内容多,写稿的负担很重的,肯定没什么时间做别的。
再者说了,她从没有去过这样的场合呢。”
钱宝儿先是失望,然后又是理解:“这样啊,真是可惜,我真想见一见乔琏先生,所有看过的小说本子里,我最爱他的——不过你说的也是道理,乔琏先生多用功啊!”
说着又自言自语:“不行,我也要回去修改上次的文字了。
连乔琏先生这样的作者都这样,我又有什么理由懈怠呢。”
因为作者聚会的事情,这两天一直无法专心于写作的钱宝儿开始自我反省。
完毕之后立刻就要回去开工做事,只匆匆留下约定,说好了聚会那一日她去找连翘,两人一起过去。
目送钱宝儿离开,连翘眼观鼻鼻观心,然后松了一口气。
说实在的,虽然她知道自己现在的名气不错,读者也有一些了。
但是真的听到熟人这样吹捧自己,她是非常不好意思了,要知道她当网文作者的时候是没有这种经历的。
等到了作者聚会当日,连翘和钱宝儿一起坐着人力车去了聚会的地方。
几个组织这次聚会的大作者买单出钱,包下了一座大茶楼,茶楼中间平常说书的小舞台有个年纪在二十多岁的女子正在唱苏州评弹,非常有韵味。
上下有三层的茶楼今日比往常还要热闹,来来往往都是人。
钱宝儿抓住了连翘的手,然后就开始东张西望起来:“原来嘉定城有这么多写小说本子的。”
其实没有那么多,以嘉定的市场哪能养的起这么多作者,何况还有一些不来的。
这些里面混杂了一些报业的人,另外,很多作者带了自己的助手来。
虽然这些助手大都是作者预备役,但始终还不是么。
而且就算是正经发表过文字的作者,也分全职的和兼职的。
嘉定的市场要养活这么多的全职作者非常困难,但是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兼职的,那就两说了。
比如现在的钱宝儿,严格意义上也是一位兼职作者。
她同时有在印刷作坊做事,不然的话,靠当作者,现在还养不活自己呢!
连翘稍微解释了一番这种业内常识,钱宝儿似懂非懂。
倒是旁边的一个年轻女子轻笑了一声,面对连翘指了指钱宝儿:“这是新人?”
连翘并不认识这人,于是非常拘谨地笑了笑:“这个是钱宝儿,刚刚入行,如今在嘉定“挺好的。”
钱宝儿还没有被这一行消磨掉锐气和喜爱之心,再加上入行以来比较顺利,正是兴头上。
只不过因为面对陌生人的拘谨,所以做出了一个比较谨慎的回答。
那个陌生女子短促地笑了一声:“看来是比较顺利了那便祝你能吉星高照,早些出头。
这一行说起来还是早些出头的好,看看这几年出来的厉害人物,哪个不是一鸣惊人?况且我们是女子,要是无法早些出来,机会就更少了。”
说着又叹道:“你有未读乔琏的《海上归来记》?再版里有一篇他自作的序,说的实在是对极了,出名要趁早啊,不然真等到成名了也会少些痛快。”
本来对这位自来熟搭话的姐姐不太感冒的钱宝儿忽然眼前一亮:“原来姐姐也喜欢乔琏先生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