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道:“那要辛苦我儿了。”
李穆川道:“阿娘说的哪里话,大郎有着落了,也算了结儿子的一桩心事,儿子也算对得起大哥了。”
老夫妻两想起大儿子,又陷入了沉默。
郑氏主动起身,给李穆川行礼:“大郎还要多劳烦二叔,大郎,你定要跟着你二叔好好学,若是考不上,你就一辈子去大街上给人扛大包吧!”
李承祖早就起身站立在一边,听到郑氏这样说,忙躬身道:“侄儿不比二弟聪慧,只有些蛮力,还请二叔多教我。”
李穆川看着唯一的侄儿,严肃道:“明儿我就会带些书回来,你也读了几年书,字都是认得的,刑狱不需要你多聪明,一条条背下来就是了。
一遍不会就十遍,十遍不会就百遍,直到滚瓜烂熟。
你只有两个月的时间,若能考上,你阿娘和你媳妇也有了依靠。
你是长房长孙,若连这个都考不上,别人如何看你。”
郑氏道:“二叔尽管教他,不好好学,打也使得骂也使得。”
张氏道:“老大媳妇,老二教训孩子读书,咱们听着就是了,咱们妇道人家,可懂什么读书呢。”
郑氏的心思全在儿子考试上面,也不在意婆母挑拣她,忙道:“阿娘说的是,媳妇就是一时太高兴了。”
说罢又坐到一边,再不插话。
李穆川又看向李承业,“二郎,你也要备起来了,过完年,就要县试了。”
李承业回答父亲:“阿爹说的是,儿子也想下场试一试。
不论考不考的上,总能积累些经验。”
张氏见两个孙子都要参加考试了,吩咐肖氏道:“明儿开始,每炖多加个肉菜。
读书费脑子,别熬坏了孩子们的身体。”
肖氏忙答应了。
张氏还吩咐李姝姐妹三个:“往后不论白天晚上,你们要安静些,莫要再嘻嘻哈哈的。
或纺线、或做针线,都安安静静的,也打磨打磨性子。”
三姐妹都道好。
张氏又揽过三郎在怀里,摩挲着他的头道:“小乖乖,你以后可不能再闹腾了,你哥哥们要安心看书考试呢。
你若再捣蛋,折腾的家里鸡飞狗跳的,你老子可要打你板子了。”
三郎扭来扭去的,“阿奶,我一向都老实的很,哪里捣蛋了。”
张氏笑眯眯的,“好好好,三郎最乖了。”
当天晚上,李穆川就给李承祖布置了几篇大字,嘱咐他道:“字写的好看,考官心里喜欢,也能得个好印象。”
又给李承业布置了一篇文章,让他当场做了。
给李穆川看了。
李穆川看过他的文章后,摸摸胡须,沉吟道:“简哥儿,明年的县试你可要参加?”
赵世简迷迷蒙蒙的:“阿爹阿娘并未说让我考试。”
李穆川见他读书不比儿子差,指点他道:“二郎明年要下场了,你家里要是想让你科举,也该给你备起来了。”
赵世简眼角瞥了一眼李姝,李姝冲他微微点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