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不断询问东海一号究竟有多神奇。
柳钧正想摆脱来自钱宏英的阴影呢,就非常重视地,深入浅出地给司机讲解东海一号的先进之处,困难在哪儿,为什么可以在国内领先,目前类似设备成本是多少,但国外产品目前实际销售价格又是多少。
司机到底是在这个行业混了那么多年的,跟柳钧对答得有模有样的。
柳钧终于还是忍不住问:“师傅啊,既然上班工资还不到一千,为什么不出来开出租车呢,您这车技多好啊。”
司机笑道:“开出租车多累啊,一天起码做十二个小时,成天都在路上,一个月挣个两三千的,多劳碌呢,连喝酒时间都没了。
我现在钱少,没错,可我是国家管着,钱少归少,做人安心。
柳总我看您三十多了吧。”
“是啊,师傅您四十出头?”
“我五十啦。
您看,我不操心,我闺女起码一个月才能从我头皮找到一根白发。
呵呵,再做几年,我就退休拿劳保啦。
您说,我们厂早年跳槽的那些人,去你们南方做得辛辛苦苦的,也就赚点儿辛苦钱吧,往后还没劳保,哪有我们过得舒坦的。
我们都是普通人,别好高骛远,日子过得安心就行啊。”
柳钧听得目瞪口呆,对这等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他都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再想想安总手下指挥着这么一帮人,要抓进度吧,肯定抓不起来,这帮人无法用奖金来激励。
要抓质量吧,肯定也没法抓,做坏了你总不能把他不到一千的微薄薪水也扣光吧。
而且还没法开除,按这位司机的说法,领导要是做得过额,他就召集公司里的七大姑八大姨一大串去领导家闹去。
公司几乎跟共和国同龄,每一个工人背后都有一大帮亲戚工友,每一个工人头顶都是上面有人。
柳钧想不出这种工厂若是交给他,他该如何管。
但最大问题是,这么一个外强中干的公司,他还拿得到第二天,柳钧一上班就找罗庆,让罗庆可以考虑开始布局东海一号的市场。
通过这一次与安总公司底层人员的接触,柳钧意识到即使安总有再大野心,可凭安总手下那些人的精神状态,他们加工得出东海一号所需要的精度吗。
他很怀疑。
而安总他们不行,却恰恰是腾飞的机会。
东海一号在中国的市场说大不大,但说小也不小,腾飞即使只割食一小片蛋糕,已经可以赚得非常滋润。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