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杨忠辉虽然只是小学毕业,但是技术过硬,在军区的技术部任职,原来在下面装甲兵团也是技术处的处长,如果他没有两把刷子根本不能胜任这个职位。
唯一可惜的是杨忠辉小时候家里穷,没条件读书。
十八岁参军后在部队全靠自己努力自学,表现优异才提干,后面有机会去京市军校进修大学文凭,还没毕业就接到命令回广市到边境参战,也没有个正规的大学文凭。
事实上,老爸杨忠辉比较象后世说的技术宅,技术杠杠的,但不善于经营人际关系,讲白了就是不喜欢搞请客送礼那一套。
坦克装甲车不说了,载重汽车、吊车,挖机,推土机,这年头经常用的工程类机械几乎就没有他不会修理的。
听老妈说,原来在下面部队的时候,经常有附近的老乡上门来找他维修这些东西。
不过这年头都不兴给辛苦费,送了他也不敢收,老乡一般从家里屋前屋后摘些荔枝龙眼送过来,夏天大军和小军吃这些水果都吃饱了。
以杨忠辉现在的级别转业回到县城就是到某某局任个股长或者副局长,这些维修技术在小县城根本没有用武之地。
但留在广市就不同,这里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正需要他们这类技术扎实的人才服务城市建设,何况广市长期驻军,军民情谊深厚,部队培养的人才在本地都是有口皆碑的。
前世的杨忠辉就是转业后执着的想回到老家,结局就是性格过于耿直在地方不适应处处碰壁,又不善于也不愿意去经营人际关系,一辈子郁郁不得志。
为了不让老爸老妈重蹈覆辙,杨美玉决定先给老妈洗脑,动员她存钱在广市买房子,买了房以后估计就不想回老家了。
“美玉,买房子干嘛?部队不都分房子住吗?”
李秀菊对杨美玉的话不以为然。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部队的房子再好也不是我们自己的啊!
我买个房子,那房产证就要写我的名字,我不住就租出去收租金,每年的租金肯定要比存在银行的利息要高的多吧!”
“那倒是啊!”
李秀菊也会算账的,“不过我和你哥负担重,家底薄,我想都不敢想。”
“明年这时候你肯定敢想了!
嫂子,城市越大师资力量越雄厚,对孩子的教育有好处。
大军小军在广市读书肯定比原来在部队的子弟小学读书好,留在大城市比小城市有更多发展的机会,不说其他的,工作都好找一些。
“杨美玉苦口婆心,李秀菊听了若有所思。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