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倒没有生气,而是很顺利接受了这个说法,点了点头:“说的也是……那你说如果我和他结婚的话,我的孩子会不会也这么出色?”
侍女:“……可能吧。”
这种事情她怎么可能知道?
您高兴就好。
陈阿娇这会儿和她的未来丈夫才见了第一面,顶多只能算是初有好感。
不过……
陈阿娇若有所思:“要是我的孩子也能这么好……如果是那个人的话也不错。”
毕竟他长得好,说起话来也不像那些儒生一样闹得她头疼,陈阿娇对他也确实有几分好感。
……
“荀彧如果能够生在太平盛世,那一定会是一代辅弼良臣。”
“但很可惜,他的运气不太好,正好赶上了汉末的乱世。”
“荀彧出仕那一年,正好是董卓进京的那一年。”
【银白色:啊这……这属实是我没能想到的。
】
【南方难依:叹气,荀彧估计经历了不少痛苦事情。
】
“荀彧举孝廉进入仕途,被任命为守宫令,负责掌管皇帝的笔墨文具。”
“他刚刚当上守宫令的时候,皇帝还是少帝刘辩。”
“那一年九月,少帝被废,献帝刘协登基。
荀彧身
在朝中,站在皇帝身边,他目睹了董卓的肆无忌惮和横行霸道。”
“谁也不知道那个时候的荀彧是怎么想的。”
“只知道,那一年,他弃官回家。”
“为了躲避战乱,他带着族人离开了颍川,去了冀州。”
“彼时,冀州牧是袁绍。”
“袁绍久闻荀彧的大名,对他奉若座上宾。”
“但荀彧仔细观察后,却摇了摇头——袁绍不是明主。”
“他选择了去投奔曹操。”
“那一年的曹操还在袁绍的管控之下,比起坐拥一州之地的袁绍,曹操还只是个普普通通的东郡太守。”
“但是荀彧就是有这个本事,一眼就看出了他才是明主。”
官署内,即使是一直神色苍白的荀彧听见这段过往,也不禁露出一个难得的轻松笑容。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