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他走到功法秘籍那块地方,选了一块写有“五灵遁法”
的牌子,很快便被请到一个雅间,等了约有半刻钟,才有一名中年修士小心地捧一个盒子过来,里边放着一本古朴书籍,把门关好,风青秀在阵法上造诣极高,自然能看出这雅间里已经布上阵法,声音传不出,灵气也传不出。
对方表示这里收灵草、法器、灵石、丹药,都可以拿来换秘籍,可以先看三十字,若是满意,就成交。
风青秀与他讨价还价了半响,最后以三百枚下品灵石成交,然后,他漫不经心地把话题转移。
“听说前边在打仗,你这遁法……怕是难以过去啊。”
“这没办法,巴与陈皆是大国,国土万里方圆,还带着各自属国,”
那修士苦笑道,“我们只能远远躲着,免得被无辜殃及。”
“他们为何打起来?还要多长时间?”
风青秀问,他本来便是收集这些信息的,海国主虽然说了很多,但那些都是他很久以前的经验了。
“这理由可太多了,总不过是子民灵物钱粮之类的,”
那修士叹息道,“我们这些散修,朝不保夕,哪顾得了别人。”
于是风青秀又问及他知不知晓云山派这个门派——这是师尊这次要找的地方。
“云山派?”
那散修思考许久,才道,“没听说过,但听说陈国之东边,有一座云山城,或许你可以去那里问问。”
“多谢。”
“一点小事而且,应该。”
风青秀感谢过后,又与他聊了几句,对方不时感慨如今修行越来越难,便是那些门派也是如履薄冰,又谈道别说小派了,便是当年昆莱那么大,也没什么好下场。
昆莱二字触动了风青秀敏感的神经,他貌似好奇地道:“昆莱,是很大的门派么?”
“那可是一个传说故事,我也是听人说的。”
那修士见他好奇,便起身出门,很快回来,拿了一本手札,递给他看。
风青秀看着那本写着《说书六则》的手札,谢过之后,便放到一边,又聊了一些中洲修士的各种小事,才告辞离开。
随后他出门离开坊市,找了间客店,正准备打开,就觉胸口纸人一热,便见师尊出现在他面前。
风青秀秒懂,立刻把手札在桌上摊开,与师尊一同观看。
《师君劫》这个故事在中洲南部数国流传甚广,风青秀在城里逛了几圈,听到不少说书人说过这个故事,大家说的版本虽然略有不同,但大致还是一个门派收到一个白眼狼,白眼狼壮大之后反咬掌门师尊没咬死,被师尊杀掉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里,昆莱这个门派与那个本来很是庞大的“殷国”
就成为了故事里的背景与炮灰,前者化为火海,后者在国君死亡后四分五裂,但这里的人们都十分感激当年那殷国做出的改进,尤其是耕犁与稻种的改良,让这个当年富庶强大、不征兽税的国度成为一个美好的传说,甚至很多听书的平民们还会感慨,说当年国主不该心软,若是斩草不留根,必然可以千秋百代,泽被无数,而他们也可以在这样的国度里过的更好。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