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郢王,小奴此番动身前,陛下先有一诏,已命郢王赴南吴联结徐温,以共同抵御李存勖,郢王早小奴出城,眼下应已身在江南了。”
朱友文听到这里,难掩心中激动,须知两个兄弟都不在京城,父皇独召自己回宫,加之前番钰澄作出的时局分析,显然太子大位是铁定要传给自己了。
于是不再踌躇,当即决定动身返京。
起先点了三千军士同行护送,待到出城时,朱友文又有些担心。
毕竟父皇朱晃是个多疑猜忌之人,自己若是带兵回京,恐惹其见疑,到时非但太子之位不保,就连性命也是攸关。
故而又命军队留扎城内,自己只带亲身侍卫百人,并有钰澄随行,快马加鞭至奔汴梁而去。
转眼第二天黄昏时,一行人已经到了汴梁城西北二百里处。
此处有一朝廷驿站,名为潞坟驿。
朱友文行到此处,早有官员迎候多时,驿卒们将众人马匹牵去后院饮饲,官员迎候朱友文入驿站歇脚。
朱友文不疑,径入内堂,才刚进门,身后闪出几个武士急将房门锁了,随即传旨的官员从屏风后转过身来,喝令博王接旨。
“朕起于微末,赖祖宗之德,将士奋勇,万民拥戴,方得定鼎中原,开创大梁基业。
博王朱友文,朕素寄予厚望,授以重权,恩宠有加。
然其狼子野心,渐露端倪。
竟敢与逆党勾结,妄图谋篡朕之皇位。
此等大逆不道之举,天理难容,国法难恕!
今特下诏,赐朱友文自尽。
即刻执行,以正国法。
钦此!
。”
朱友文大惊,即唤从人,可他不知驿站四周围的伏兵已将他的百名随从控制住了,至于钰澄,竟也早已不知去向。
“我无罪责,何故杀我?!”
朱友文战兢兢、哭戚戚,他怎么也想不通父皇朱晃为何要将他赐死。
他的一只手下意识的摸向腰间佩刀,众人见其还欲反抗,武士们一哄而上,将其乱刀砍死,尸首斩成数段,首级被传旨官员带回了京城,向朱友珪交差。
朱友珪弑了朱晃、又矫诏杀了朱友文,心患已除,于是召集党羽,迅速控制了梁国朝堂,向满朝文武公布了皇帝驾崩的消息,并诈称受先皇遗命,即日继位为帝。
百官惧其淫威,不敢不从。
朱友珪**后,传旨授均王朱友贞为开封府尹,即日回京赴任。
身在山东的朱友贞接到圣旨,却不敢动身,而是摆下一桌晚宴,邀请杨师厚等将领赴宴。
席上酒过三巡,朱友贞忽然掩面痛哭起来。
众人急忙劝慰,朱友贞道:“今晚是诀别宴,明天我就要辞别众位,前去赴死了。”
众人面面相觑,朱友贞取出圣旨给众人传看,解释道:“博王就是在被召回东京的路上被害,郢王此举,显然是故技重施,欲杀我也。
众位都是先帝倚赖的忠臣,是与我朝夕相处的尊长,今先帝与我都死于郢王之手,只怕各位的死期也不远了。”
众人闻言,脸色都为之大变。
杨师厚素与朱友贞关系亲近,趁机道:“我听说,先帝本是想将皇位传给博王的,郢王弑父夺位,屠戮兄弟,人心已失。
我等众人都授先帝拔擢之恩,未曾报效,今欲拥戴殿下,起兵讨伐朱友珪,为国锄奸。”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