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28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夫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起首以利谈利,否定“为”
。
得,与失相对,是利的判断。
道,无私无欲。
36章“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体现老子辩证论:给与是“得”
。
所以,取必不得。
“已”
,同“矣”
,强调语气;“不得已”
,不连读,不同于今用。
天下,天之下,人间万物世界。
神,见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谷神何意?老子言神,并非“人之上”
的神。
老子宣讲道生万物,不是神创造了人和世界,见51章言“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25章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没有主宰万物的神。
道永存,生生不息;道之转化传递,谓之神。
参见39章“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其致之也,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
器,生成的形式。
天下神器,是个判断句,表明“天下”
“不可为”
“不可执”
。
执,据为己有,背道而驰,失败是必然。
无为,是正道,“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万物得一以生,”
一是道之属;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圣人”
,知道、守道的人。
“物”
,万物,包括人。
四组“或……或……”
句,表同时伴有,正反辩证,呈现了老子变化思维、思想。
行,引领;随,随从。
歔,吸气,与吹相反,参考5章“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不如守中。”
强,强壮,羸,衰弱。
载,承载,隳,倾塌,后来《荀子》有曰: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则……则……,又……又……)。
四组说明一切事物利害兼有,都在变化之中:统治与被统治是转变的,进纳与吐出是交替的,强壮与衰弱是转换的,支撑与摧毁是随时变化的。
意在说明统治不确定性或危险性,不能以强力争霸兼并。
因此,守道的人去(舍弃,抛弃)甚(贪图享乐)、奢(挥霍浪费)、泰(长期不变),呼应上文,无为,无执,归于朴,归于道。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